加入灵感买家买家俱乐部 快一年了,但只参加过两次活动(这两次活动的主流程都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连我自己 Demo 的东西都很水)),但上周主活动后的线上咖啡馆随机聊天却聊的非常开心,认识了两位新朋友,还建了一个三人小群!随后几天在小群里还聊的特别来劲,真开心认识新朋友啊!
然后就想认真的拜访一遍“灵买”花名册的会员。所以花了整整一天,把每个填了主页的会员都拜访了一遍(还在里面看到了好几个老朋友)!拜访中遇见了超多陌生却莫名亲切的人(“Bob 宇宙”中至少 1/3 以上),Ta 们真的都好酷,就像一个个独特的小宇宙!让我见识太多人生的非标准答案,让我充满偏见、局限的脑袋又向理解复杂性靠近了一点。
最后,希望每个人都至少有一个线上的公开主页,平台无所谓,微博,推特,即刻,Bluesky,豆瓣,小红书,小宇宙都可以。总有一天,我们会被某个人不期而遇。
2025.02.03
厉害又谦虚的人好多,热心的人也好多~ 下次做产品一定要降低摩擦力,提供一个更好的合作/贡献体验。 一个比较好的例子是 Kagi 的设置页面,有一个 [Debug Translation] 的开关,开启之后可以显示页面上每个元素的 raw key, 这样别人贡献翻译的时候就很容易。 - 2025.02.01
在一个讲年轻人如何选择城市的B站视频里看到了这样一句夸上海的话:“为什么我党在上海起家? 因为只有在上海这样先进的城市,才能首先聚集起工人运动…”,莫名觉得很有道理。。
我发博客的心态:
- 心血来潮想写点东西。
- 写完之后又觉得没有好到可以主动发到别人的时间轴。
- 安慰自己:写都写了,这种公开表达对于练习写作很重要!而且,新认识的人可以通过这些文字了解你!所以,Ship it!
2025-01-27
今天在这篇文章 里读到了一个引用:“有什么事儿是你白干都乐意,但是别人都是收钱才愿意干的?那就盯准那一件事猛干。” 这件事对于 Tobi 来说就是写软件。(好有洞察的一句话!突然发现这句话好像非常适合选择职业方向?) - 2024.12.20
最近变成社交悍匪了,在网上看到有意思的人,经常直接冲去私信。介绍自己的时候就用自己的博客地址,真好!昨天又重新测了一次 MBTI, 时隔一年之后,还是 I(51%) N(54%) T(57%) J(71%) - A(78%) - 2024.12.20
我以前好像不太会为别人发自内心的感到开心,但是我现在会了! - 2024.12.02
发现自己遇到高配得感的人会本能列入不喜欢名单… 听起来挺狭隘,但是好像也有点难改。又想了一下,一个老板的不配德感更强的话,Ta 提供的东西往往更“良心”。不过,不配得感强的人往往也难以成为老板,所以,如果遇到一个不配得感强的老板要珍惜。 - 2024.12.02
羡慕那些说话特别“精确”的人,希望自己能拥有那种能力。 - 2024-12-01
我在想如果我很有钱的话,我还是会非常羡慕(嫉妒)有知识的人,但是如果我很有知识的话,我可能不怎么羡慕有钱人。(所以人生的目标还是应该追求知识!) - 2024-12-01
再见爱人4 里的这三个男嘉宾看起来都没法找到一个能交流婚姻问题的男性朋友啊,男的在深度关系领域真的不行。 - 2024.11.29
翻到自己以前博客的一句话:““一个国家是什么,在于他如何展现(由个人和家庭构成的)人民的生活“,这句话好像也可以套在公司上,一个公司是什么,取决于它如何展现员工的生活。 - 2024.11.26
一般来说,当我 2 次拒绝同一个 e 人的请求之后,此人可能会提出第三次请求,此时,不好意思的人就会变成是我,大概率这时就会答应他。(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怕别人拒绝你? - 2024.11.26
已经有 3 个人对我说过我可能是个很喜欢套词的人,他们觉得我经常一知半解的用一些刚学到的词来描述自己或别人。比如“回避型依恋”,“讨好型人格”,MBTI,“表演型人格”,”社会奖励这种性格“,”边缘型人格“等。他们说的没错,但是我也很难改。 - 2024.11.22
纪念一下,今天第一次当面对非伴侣说出“我非常不喜欢你的XXX言辞”。我伴侣此前一直指控我经常打压她。 - 2024.11.22
有时觉得自己表演型人格,有时又觉得自己的底色是真诚(主要是和别人对比之后)。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我最近变的越来越好了!从一个机器人变成了一个开始发现自己内心需求,也愿意真诚地付出自己的情感和真诚给别人的人!(为啥说来说去,又回归到爱自己了,害,男人。) - 2024.11.22
“新荣记的老板会给出预算,让店长和主厨每两周可以自己订一家餐厅去体验,而且预算没有上限。从到东京筹备开店至今,他们已经吃了日本十几家不同的餐厅。很多餐厅的服务员从没吃过自家餐厅的招牌菜,而新荣记不但安排自己的厨师和服务人员吃自己家的菜,还会提供费用,让这些年轻人去他们向往的餐厅,体验别人家的优点。”。我想,对我们网上冲浪的启发就是我们也要多体验别人做的好东西,从中提高审美和获得灵感。 - 2024.11.16
听完 许知远 和 刘乐(再见爱人制片人) 的两期播客后,印象最深的是原来十三邀的文案(包括片头的广告文案)和再见爱人的文案都是这两人亲自写的。这告诉我们不要丧失写文案的能力。我们的作品风格由文案呈现。 - 2024.11.16
喜欢这个价格页其中之一的feature: “由知识渊博的人员提供电子邮件支持” - 2024.11.11
Derek 说 财富等于你拥有的钱除以你的欲望。所以你可以通过减少你的欲望来发财。 - 2024.11.11
真正的幸福,是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温暖与尊重,而不是一方主宰一方服从。奴隶制国家永远不会是一个幸福的国家,同理,一个人压制另一个人的亲密关系也永远不会幸福。 - 2024.10.30
朋友分享了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在肯尼恩学院的演讲 (文字版),里面提到了一个点: ”大多数人的默认思维模式往往是以自我中心的,把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视为世界的中心,这种思维方式是“自动的“,不需要选择就会发生 … 我们都是“头骨大小的王国的统治者“ … 这让我们活在恐惧、愤怒、挫折和自我崇拜中”。
看完之后就觉得这人总结的好精妙啊,把我之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很精确的表达了出来。因为我发现我从初中开始就有一个特别的能力,我会跳脱出自己的处境看待问题。比方说我是一个租客,但我经常会综合房东的角度去思考某些事情是否公平合理;我是一个商家,但我经常能非常共情消费者;我是一个男的,但我是女权男(这词好像在男女中都不是啥好词);别人批评我,我也不会感到冒犯,第一本能反应是反思而不是反驳。
2024.10.25
最幸福的事应该是做自己真正相信的事。 – 2024.10.22
最近买了 Airpods 4, 才发现原来降噪功能这么重要,这个功能成功的让我养成了听播客的习惯。科技啊科技。然后我发现有一些主播会刻意的用化名来做播客,相当于匿名做播客。听多了之后,我发现这才是正确做播客的方式啊,因为只有这种情况下,主播才会没有任何包袱的聊自己真实的感受。所以作为听众,也许我们应该选择多订阅更加偏匿名的播客,而不是实名播客。 – 2024.10.14
“无产出,无思考”。也就是只看不发是不行的。产出包括文字,音频,视频,演讲,和人聊天等。 - 2024.09.22
晚上路过一家 BYD 的店铺,生意似乎挺好的,我突然意识到我根本没法开一家这样的店,因为我对这件事没有任何认知。同理我也没法开一家奶茶店,所以我的人生选择里就不会这两个选项。然而我又认为自己应该成为一个通才。所以,要想避免这种情况,我应该去奶茶店,快餐店,4s 店,房地产店里分别工作至少3个月,这样才能学到完全不同的东西。 – 2024.09.15
最近几个月没啥输出,明显感觉自己思维变迟钝了,和人聊天就没啥深度。还是要输出才行。 - 2024.09.13